汽车用品如此多,没想到还有这些反智的“操作”
我们时常都说,汽车是集各项工业产物大成之产品。不论是钢铁、电子、机械还是材料学,少了哪一个部分都达不到让消费者满意、市场接受度高的车型。与此同时,得益于汽车的整合能力,一众为之服务的产品应运而生,甚至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市场。比如说汽车后市场的用品,诸如一些清洁剂、可替换的雨刷、后加装的座椅面料等等,都是可以使车主在用车的过程中增添愉悦感。
随着市场规模的日益壮大,部分商家发现了一些市场空隙,继而推出相应的产品。有些汽车用品的设计从一开始便不是为增加愉悦感而出发。甚至看似方便了操作,实际上却是影响了安全而不自知。用现在的网络语言来说,那些汽车用品有点“沙雕”。
安全带插片
只要是设计年份不是久远的车型,如今都会有配备未系安全带提示。作为汽车安全当中最重要的一环,安全带是保证车内乘客、驾驶者的第一道屏障。少了安全带的约束,哪怕安全气囊的数量再多、再齐全也不能避免不会出现人身伤害的状况。
可惜的是,部分车主和驾驶者对乘车安全的不够重视,因此习惯不使用安全带或错误使用安全带,与此同时又要“欺骗”安全带未系系统,避免系统长时间发生声响提醒使用者。因而后市场的大神们,便衍生出插片来代替安全带卡扣。看上去是让开车的过程舒服了,但实际上却把自己的安全给抛弃了。
后加装的自动驾驶装置
目前各大车企关于自动驾驶的研发,从技术层面的角度来说已经到了L3级别的水平。但由于法律法规还没有修订和完善,所以并没有推出市场。在海外市场,曾经就出现过一款名为“Autopilot Buddy”的产品。主要通过一块嵌有磁铁的塑料,可制造出有人紧握方向盘的感觉,让 Autopilot 系统可以在不扶方向盘的状态下,继续发挥作用。
自动驾驶,或者说是辅助驾驶系统,从出现至今不过短短数年,但对于驾驶者来说可谓是大大提升了驾驶的舒适度。自己需要操心的事儿变少了,可以让大脑和身体休息的时间变得更长了。而如今,人们甚至想着在如今的技术层面下,从上车到下车都可以完全不需要操心,在兵哥看来这似乎有点不切实际。更何况,当驾驶者精神状态完全放松的时候,对紧急情况的应激反应是要慢于驾驶状态下。
的确,关于自动驾驶系统的发展,行业内外不少人士都将其看待成解决城市交通出行的利器。对于驾驶的安全性、道路通行效率的提升,自动驾驶技术有其积极的作用。但就以目前的技术和法律层面的完善程度来看,在相当长的时间内,也许自动驾驶还会存在于试运行的范畴内。
车牌翻转器
正如我们每个人钱包里的身份证,车牌是人们识别、辨认一辆车的重要途径。当这个蓝色牌照出现了偏差之后,原本使用的一套法理规则就会被打破,比如说套牌、假牌就属于这类情况。对于一般车主来说,其实并非想要使用车辆为非作歹,他们可能只是想为了自己方便而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已。所以,去购买假牌的成本与购买行为背后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,他们并不想去承担、也不愿意去承担。
为此,有些车主便会寻找一些价格相对较低、违法成本不高的替代品来满足自己的这个“需要”,如超速行驶、闯红灯、不按车道行驶等等,车牌翻转器便应运而生。按照目前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,使用车牌翻转器是按照“不按规定悬挂号牌”进行处罚,予以驾驶证扣12分、罚款200元的处理。
对于使用者的处罚当然是应该,不过更重要的是对生产、制造这些商品的源头进行整理。诚然,这样的生产经营行为,可以理解为法律谚语里的“法无禁止即可为”。但是从道德方面去看,无疑是在挑战底线的行为。
方向盘助力球
还有一些奇葩的用品,看似以实用性为主导但实则却是有使用上的潜在风险,比如说方向球。当然,不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那种“方向球”。
所谓的方向球,就是在方向盘环身套上一个转动把手,并以此减少方向盘转动时的操作力度。要是放在过去汽车还没有转向助力的时候,这样的把手肯定是很受驾驶者欢迎。
但如今,使用液压助力、电子助力的车型已经相当普遍;甚至应该反过来说,要找一辆没有转向助力的车型已经很难了。在这样的汽车环境下,再去使用这类产品已经不合时宜。再者,方向盘中央的安全气囊是保障驾驶者安全的关键,方向球的存在有机会影响安全气囊的充气和弹出的位置。并且,在方向盘转动时方向球也会移动,增加打伤手指的风险。
究竟是供需关系导致这类产品的出现,还是市场缺乏管理所形成的,恐怕一时半会儿很难说清。但至少可以说明,汽车技术和相对应的产品,都是靠不断演变、积累的。当消费者、驾驶者对汽车的态度、观念发生改变,这些产品也就逐渐在市场上消失。我们要做的,除了抵制之外更应该传播正确的用车观念,让潜在买家去辨别好坏与否。